读书于我

学校就是这样一种地方:在学校里,我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这一真理。对学习产生兴趣,是在规定的教育体系大体修完,成了所谓的“社会人”之后。我明白,对感兴趣的领域和相关的事物,按照与自己相配的节奏,借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追求,就能及其高效地掌握知识和技术。

村上春树曾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这样谈他自己的读书与学习。


过往的人生于他而言仿佛一本厚重的书,一本经由岁月沉淀,时光撰写的大书。就像是一位老教授倾其一生写就的一部学术专注,只静静的躺在老图书馆泛黄的书架上,早已无人问津。

阳光洒在湖面上,微风拂过,湖边的垂柳与湖中的倒影交相辉映,碧波粼粼。此刻他正坐在交大的思源湖畔,捧卷沉思。毕业这一年是他读书这些年月里最舒适,最幸福的时日。工作之余,读书的时间充裕了,也可依兴趣而读。不再是为升学读书,不再为考试读书。也不必因为没钱买书而苦恼了。对他而言,这些就是幸福,就像喜欢美食的人,能天天吃到自己最爱的佳肴。


2010年九月的兰州,虽已不似八月酷热,这一天化工院的实验室里却异常闷热,亦如往常般充斥着刺鼻的气味。午饭后,李老师领着一个瘦小的男孩走进实验室,对他的一位学生说:“你先带他做实验吧。”说完看了那个男孩一眼,就出去了。小男孩看着实验架上的大大小小的试剂瓶,实验台上错落有致的仪器,好多都是第一次见。眼里的好奇还未来得及显露出来,脸上已经写满了困惑与焦虑。不过实验室里更加刺鼻的气味,几乎让他快熏晕过去了。从这天起,小男孩开始了他的科研之路。

早上他到实验室的时候,屋子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他也茫然跟着旋转,于是——开反应的时候,日子从旋转子中转过去了;萃取的时候,日子从分液漏斗中流走了;旋蒸浓缩时,日子从水泵中抽走了;过柱子时;日子从硅胶中滴走了;而做核磁时,日子又在匀场时匀掉了……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他觉察它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深夜了,他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它便伶伶俐俐地从身上跨过,从他脚边飞去了。等他再次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他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做科研的日子,永远是反应,实验,文献,组会的循环,一天天过去,告别一个学期,走入下一个学期,不一样的岁月,一样的生活。长期泡在实验室,身体劳累辛苦睡一觉可恢复大半,实验的失败带给他的痛苦和压抑却让他倍感煎熬。有段时间,放弃科研的念头总在他脑中打转;最糟糕的时候,自杀他不是没想过。然而,这个世界有种痛苦的进步,渴望着人们留下些什么,还依然梦想着前行,他总这样安慰着自己。那个时候他已经别无所求,只求能毕业。博士学位于别人是光环,于他只有痛苦。毕业后他才明白过来,做他们这个方向的,大抵都这样,在重复失败中,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其实研科研中那些真正的创新也莫不如此做出来的。

其实这五年导师待他挺好,只是他选的课题有挑战性,又一直不肯放弃,换个不那么难的;也可能他只是运气不好,或者他真的是太笨了,毕竟科研都是聪明人搞的。那个时候尽管每天晚上回宿舍很晚,一般都会超过十一点,他还是会读一到两个小时的书,不是专业书籍,也不是专业论文,纯粹只是他自己想读的。开始只是因为失眠,后来断断续续习惯了,不读反倒会不踏实,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了现在。回头看那些时日,他反倒觉得养成这个读书的习惯甚至比博士学位还要有用,也更有趣。


他不想来这所学校上大学,这已经是他复读一年后考出的成绩了。手里拿的学费还是昨天母亲去了大伯家,二叔家,走了好几家才借齐的。想到这里,他走进了校门。那是2006年9月的一个中午,也很热,不是酷热,是闷热。

在大学校园里,自由并不等于散漫,失望也不意味着就没有了希望,大二时他才明白了这个道理。他开始去自习室看书学习,心无旁骛的看书,为了知识学习。这是他第一次有意识的主动去学习,心甘情愿,为知识,也为他自己。他开始喜欢上了学习,对所学的专业有了深入的了解。这让他有了点自信,也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了。

大三这一年他准备考研,他学的认真,也刻苦,暑假一直在学校复习,没回家。在他记忆中,高中的时候,学习也没这么苦过,累过。他终于体会到了,当人们在学习中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学习的时候,学习就不再是讨厌的,与自己的人生无关的负担了。那个时候他们的自习室晚上十点关门(宿舍也会在十点半关灯),而他为了能多做两道习题,会在楼管阿姨检查时偷偷关掉灯。阿姨走后,再打开灯,继续做题,十二点才从窗户翻出去回宿舍。在备考的最后两个月里,他奋力拼搏,在一点点消耗自己能量的同时,又一点点积蓄着自己的力量。他清楚地看到了自己能力的极限,那种马拉松比赛最后冲刺的感觉。走进考场的那一刻,他以为自己站在上帝的面前接受审判。

那年他的考研成绩是他们专业里最高的。


2002年六月一天的正午,他正坐在地沿边上刨土,斜眼望去,远处一个火球,烤着他,也烤着周围的玉米杆子,好像故意跟他过不去,地上的土烫的人都坐不下去了。与他相隔不到十米的玉米地里,一个中年妇女,头上扎着白色的头巾,弯着腰锄着玉米杆子旁边的杂草,这个中年妇女是他母亲,他还在和她怄气。明天就中考了,他还在这“晒太阳”,要是这三天再多看看书,说不定还能多考十几分呢,他心理这样想着,起身向母亲走去。

那一年,他中考,差十三分考上县里最好的高中。这次考试是他好不容易求父亲的,只让他考一次试,就算不能再上学了,至少他也参加过中考了。后来他还是读了那所县里最好的高中,不过多花了两千块钱,竟然是父亲主动同意的,他到现在也不明白。

那时花钱进去的学生,如果每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总成绩排名不达标就要交罚款580元,所以每次考试他都心惊胆战。他要求不高,只要不被罚款就行。高中三年他的成绩一直也就仅仅停留在不用交罚金的水平,说不上好,第一次高考自然落榜。说来也怪,那个时候的他读书好像只是为了不用去地里干活,当然也得不交罚金。至于其他的,比如学习有意思吗,现在学的这些知识将来有用吗,甚至连人人都知道的要考个好大学,他都不在乎。看来他不只是笨,还傻,至少那个时候很傻。


记得他在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就逃学出去玩,在上小学三年级之前他的考试成绩从来没超过两位数,到了四年级老师说再不及格就要留级了,才开始认真学习,运气好上了初中。后来他也总在想读了二十二年的书,最快乐的时光,是张老师每次考完试,都单独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讲解一遍考试答错的题目。那时他总是心里暖暖的,仿佛他是老师们最好的学生,最得意的学生。那个时候他不知道自己笨,也不明白正是这些老师们的不放弃,让他磕磕绊绊又上了很多年学,读了很多书。

那个小男孩,就是我,那个笨男孩。

小时候,读书是为读而读;大学时代,读书是为了考上研究;硕博期间,读书是为了做研究;如今,才是真正为兴趣读书;为认识自己,为理解社会,为解决问题,而读有趣之书,有用之书。

这是我的原创文章,如果觉得不错,可以打个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