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未完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中庸》

此刻我终于要毕业了,连续22年的求学生涯最终还是迎来了结束的这一天。起初读研于我是种情结,最后毕业却成了自己的心结。从转博的那一年开始,曾经那份情结便化作了心结,它在心底慢慢的扎根,发芽,成长……最终把自己带上了延期的道路。

我从一开始上学就是就不自信的,总觉得什么都做不好,即使做完的事情还是觉得做的不够好,这点在开始做科研后更为凸显。课题一直没进展,到后来也一直做不出自己满意的结果,甚至越做结果越差。所以那段时间我总在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人生——毕业又如何,还是做不好,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6年前本科毕业时,谈不上优秀,但也顶着各种奖学金与荣誉证书的光环,拥有大家都羡慕的优异成绩,各种证书。然而毕业前的那段时间却最是痛苦,苦闷甚至连去参加招聘会的勇气都没有的。

我在上了研究生后,依然迷茫,依然不自信。在这个更大的校园里,我面对着更严峻的挑战。除了科研课题,实验文献,我开始看书,带着追寻人生意义的问题,从哲学,教育学到心理学,甚至一度沉迷电影中,试图寻找答案,却依然困惑着。

在去年6月的毕业季,当同届的同窗好友们渐次离开后,自己才恍然大悟,原来毕业不仅是大家能看到的“形式上”的毕业,而是自己准备好了的“内心”的毕业。

你有了科研成果,经审核达到了毕业要求,然后写毕业论文,送审,答辩,谢师宴,聚餐,最后拿到了学位证,毕业证,于是你毕业了。这些只是“形式”上的毕业,而真正的毕业是每个毕业生自己“内心”的毕业。我们通过学校的学习与锻炼,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充分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最终我们拥有了面对社会的自信与勇气,敢于走向独立,能够以自由的精神发展自己的个性,并为了更美好、丰富的人生,愿意主动去进行再学习,去接受改变,去接纳成长,从而更加从容的面对人生的不确定性,去拥抱属于自己的生活,这才是毕业该有的姿态。

直到我去年开始跑步,完成了马拉松的挑战,关于这些“我们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如何去面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这些问题初步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答案。

我们要如何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然后借此做出自己的人生规划,并想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你需要做的事情,除了努力工作,对家庭负责,最好养成读书的习惯,最后有自己喜欢的一门艺术(绘画,舞蹈,书法,音乐,电影等)以及一项体育运动爱好(跑步,篮球,足球等)并去坚持。让自己和这些习惯共同成长,去体验这些事物本身,并体会这些事物带给你的感受。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科研未完成

我看见我在寻找反应失败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致全合成

此刻,是否还有真正优秀的硕博们还愿意把自己的理想在科研里安放,而不管经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怎样的痛苦,仍然义无反顾,以期在科研的进步中,感受到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而现实并非如此。真正有理想有责任的科研人,永远感受到的是痛苦。甚至在上级的眼里,反而是麻烦的制造者,并且这样的人,时常因理想和责任而招致自己与别人的不安全,那么理想与责任可以坚持多久呢?而如果理想主义者都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下,变成现实主义者;如果现实主义者都变成功利主义者,而功利主义者又变成投机分子……希望是否会变成绝望?理想是否会成为空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博士生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人都更清楚自己的情况。正如苏格拉底曾说过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因此,作为科研工作者更应该保持一份学术自省的清醒头脑以及追求客观真理的坚定态度。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即科研工作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依据,遵循的方法,流程等都是理性的,科学的,可控的,可重复的,并且这些理论和方法以及取得的结果也必须得到所在领域的科学共同体的信服和认可的。而真正的科学家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中时,也会把他鲜明的个性,思维方式,知识体系融到科学研究之中,如此形成的思想,取得的科研成果必是创造性的,因为,倘若创造性不是独特个性的体现,那又是什么呢?

全合成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个研究方向,它有着独特的魅力:

1,所有的设计和路线都基于不完全的信息;

2,未来的走向永远在迷雾之中;

3,不知道哪些反应一定是有效的,也不知道哪些错误是可以容忍的。

全合成也是一个理性+感性+勇气+运气的游戏。它是一个可以调动人的一切潜能的游戏。有机合成,尤其全合成,做实验的过程不仅是我们积累许多知识的过程,而是你每天都在征途上,每天都得往前走,每天都是一个开始。

我们需要不得不承担和面对的就是做实验的压抑和苦闷。这种压抑是种自然的压抑,就是科研自身给你的。尽管也会有导师,毕业带来的压力。但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东西做不出来才是更大的压抑。自从Robert Burns Woodward开启了有机合成(全合成)的时代,到如今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积淀,在全合成的历史上有太多璀璨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而自己眼高手低,看到这么多好东西,那些大师就在那里,而且那些比你牛的人也在那里,这就是一种压抑。当然,像这样的压抑不能说就是痛苦,没有那么大痛苦。你会觉得这在任何领域都是非常自然的。因为这所谓的压力,紧迫感是你自身的。

我们并非每次来到实验室都自问:我现在做的事情有多重要,倒可以说,我们往往考虑最多的总是怎么把眼前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而我们并非总是自问“如何把实验做好”而是我们在查阅文献时,在设计反应时,在处理反应时,在所有的时间里,都在做着“怎么把实验做好”这件事。如此来看,科研也是一种修行。这种修行不在远处,就在具体的每一件事情中。刚进实验室,当我们在帮师兄师姐们刷瓶子,蒸溶剂的时候,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开题,而等到自己开题了,该查阅文献的时候,又想着早点开始投反应,而投反应的时候,又在想反应的结果会怎么样。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急着对未来提前进行预知,甚至以此创造出许多不必要的困难,恐惧。因此,才会使我们的当下也充斥着烦恼,焦虑。而当我们以修行的态度来做这一切的时候,就应该是:查阅文献时,就查阅文献;投反应的时候,就投反应;后处理的时候,就后处理;在该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就尽全力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情。而如果每件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想必结果也一定不会太差。

多数情况下,我们所有的关于科研,课题,实验,反应的不作为,本质都是内心的不喜欢和抗拒所致。我们生活需要做的事情中有多少是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想做的呢?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不仅仅在于这件事情本身,我们是在向内构建认知结构,而向外构建社会关系。我们的一切品质,一切愿望都在从事情本身中获得意义。当然在特定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停下来问自己:我真该一直做这个吗?(做科研)我不该离开实验室去做个自由职业者吗?

这时你不是站在各种选择之外计算利弊,科研(实验)已是你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你在你自身中选择,不,选择这个词太轻了——你要从你自身挣脱,你与自己的生命对质。重复行为造就了我们,因而,卓越不是一种举动,而是一种习惯。

在做全合成的过程中,我们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时候又需要继续坚持呢?

所谓坚持并不是重复,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在机械地做着同样的事情。有时候表面上看,好像确实是这样。但是,可能对真正做事情的人来说却未必。而我们要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反复思考,追求更高的效率,更高更远的目标,并不断精进。

我坚持不是为了具体的某件事情,而是为了某个目标而坚持做一些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做的所有事情,最终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如果遇到阻碍,我们应该反思并调整做事情的方式方法,甚至可以尝试通过别的方法,事情来继续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切记,我们是为了我们最终的目标做这些事情的。所以我们应时刻记着最终的目标,并坚持,可以放弃一些尝试失败的具体做过的事情,但目标必须坚持下去。

如果通过这样的努力,坚持,你依然无法实现你的目标。那么我们需要考虑,是不是目标出了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权衡该目标与我们当前环境下可利用的资源,以及我们的能力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可能我们的目标偏高了,就我们需要调整目标了。如果不匹配,也有两种情况。如果是环境资源无法支持我们开展工作,则需要更换环境去寻求更好的资源配置。而如果是我们的能力不足,就需要我们加强自身的学习。最终直到我们调整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实现我们的目标。

当我们最初的目标实现后,我们就该给自己定新的更高的目标,执行,调整直至完成,并不断执行这个循环。这或许才是坚持的真谛所在。

真正的英雄是在看清科研的艰险后,依然愿意接纳并热爱科研的人。

全合成寄语

  • 合成是一种选择,需要一份勇气;实验是一种态度,需要一份责任;坚持是一种方式,需要一份力量。

  • 实验要认真负责,要刻苦努力,要坚持不懈;一只烧瓶在手,做遍人名反应;惟愿少抱怨,少懈怠,少放弃,先文献后反应;坦然面对逆境,坚持方能成功。

  • 文献不应该是想看了才看,需要查了才查,而应该是有时间的时候要看文献,没时间的时候抽时间看文献,而实在抽不出时间,就什么都不做,专门看(查)文献。

  • 做实验晚吃苦不如早吃苦。做实验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做实验是很苦的,你现在不苦,以后就会更苦。万物相生相克,无下则无上,无低则无高,无苦则无甜。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知甜。趁现在大胆地做下去,去迎接失败挫折的洗礼,练就一颗忍耐、豁达、睿智的心,成功才会来到,幸福才会到来。

  • 做合成,把弯路走直是聪明的,因为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完是豁达的,因为可以多看几道风景。路不仅仅在脚下,更在心里。


跑步未完成

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尽管跑步是后来居上,但没有科研的经历,阅读的积累,电影的体验,也不会有我现在对跑步的认识与感悟,更不可能坚持这么久,爱上了跑步和马拉松。也许自己离成为一名真正的跑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跑,但自己尝试了,努力了,就是改变,就是成长。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什么》中写道:孤独的运动,要靠天性的契合,内心的热爱,严格的纪律性才可以坚持始终。我在没跑步之前,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体育运动适合自己,并为此一直苦恼着。而当我开始跑步之后,尤其是习惯长跑后,我终于知道自己不适合什么了。也更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就是跑步,长跑。

不可否认,我是在自己最抑郁、痛苦、无助的时候,决定开始跑步的。那段时日,我几乎已经放弃了自己,唯独父母和恩师的知育之恩,让我继续苟延残喘着。看过心理医生,书也看了不少,道理也都明白,自己的状态却一直不见好。最终让自己下定决心,做出改变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无论你跑得有多快或有多慢,当你跑过终点线的那一刹那,它将永远地改变你的生活。后来才明白这正是马拉松的精神。

刚开始我的想法很简单,只想做出一点改变(那个时候的自己,已经被实验折磨的一点自信都没有了)。我只想做一件事,有一个目标,然后看看自己能否坚持下去,能坚持做到什么程度,也想证明自己的存在是不是真的只是在浪费粮食而已。机缘巧合,当时小蒲刚跑完兰马,而之前我作为师兄指导他做实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之后他是我“师兄”,带我跑步,也把我带上了马拉松42.195公里的赛道。

42.195公里的马拉松对当时的我而言,是遥不可及的距离。我还是毅然将2015年的兰州全程马拉松定为自己的目标,而这和我一直坚持做全合成有一定的关系。全合成教会了我如何在困境中坚守,在痛苦中坚持。长跑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在吃苦和坚持中看清自己让我们在无所依靠或者无所事事的时候,有一种严肃的力量推动着自己往前走。因此,是全合成让我选择了跑步,而跑步也让我继续在全合成的道路上坚持下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Wolfgang Ketterle教授认为跑步和科学具有相似的特点:持久力、野心、耐心和能力去克服极限。他是2001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在领奖时,带着跑鞋,在斯德哥尔摩的黄昏下奔跑,每时每刻都在享受跑步的快乐。他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步,每天1小时,每周6天。

有了目标后,我从零基础开始训练,刚开始勉强能跑5圈,慢慢增加到10圈。大约一个月后我规定自己每次必须跑至少15圈(6公里),是对自己的鞭策,也是向乔治·希恩致敬。《跑步圣经》正是他写的,而他每天都会跑六公里。开始跑步到规律的训练同时也是一个从痛苦,坚持,最后到享受的过程。坚持每天40分钟的慢跑,尽管开始时我们会不舒服,却是为了让我们的整个人生更舒服。

其实,跑步看似简单,而当你真正想把它做好时,才会发现需要学习并克服的东西太多了。跑前热身,跑后拉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摆脱跑步带来的伤病困扰;从跑姿,跑步的步幅,步频到节奏的调整以及跑步装备的选取;节奏跑,间歇跑,长距离慢跑,爬坡跑,以及跑步核心肌群力量等的训练与提高;跑步与饮食,休息的关系,与其它事情的时间分配;马拉松赛前的训练,报名,参赛准备,正式比赛,赛后恢复。而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我去学习,去适应,去提高。况且如果没有一种相对健康和规律的生活方式,根本无法为长期规律的跑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体能。

生活有低沉,消极的时候,跑步也有少跑,甚至不想跑的时候。无论生活多么糟糕,心情多么差,到了该跑步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像往常一样穿好跑鞋,带上水杯,去操场,慢跑热身,拉伸,跑步…只要你坚持跑起来,你会发现途中的风景越来越好,也会越来越想跑。

我们对生命最佳的回应,是生活的快乐。跑步能给人带来快乐,而快乐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一种毫无保留的努力。快乐的表现就是追逐,追逐的也许是痛苦和不安,但作为跑者仍然乐此不彼。他们完全专注于现在,一点儿也不留恋过去,也不盼望未来。跑者们走上的不是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而是过上了一种充满幸福和喜悦的生活。

记得自己前年生日那天,第一次在操场刷完52圈,几乎是一个半马的距离了——也是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当时的煎熬与痛苦如今早已忘却,只记得当时的最后一圈是那样的遥不可及。自己甚至都不敢抬头看去,只能低头看着脚下不断延伸的跑道以及不停的交替迈出的双脚,一只脚迈出,另一只脚再迈出……就这样简单重复着,跑着…我们既然接受了挑战,就不得不选择苦难,忍受痛苦,承受艰辛。我们努力做的,虽然辛苦,但未来发生的,都是礼物。

此后,我每周跑步三到四次,一起间隙跑6到6公里,一次节奏跑或者放松跑,周末则是长距离跑,或者爬坡训练。训练的同时,我不断刷新着自己长距离跑的记录,半马,60圈(163 min,2014年10月26日),70圈(180 min,2014年11月30日),80圈(210 min,2015年01月11日)……直到首个全程马拉松的完赛。

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次刷60圈是在一个周末明媚的上午,空旷的操场,我一个人在跑着……跑着,乔治˙西恩的话,也在我的脑海中重复着:

当我选择跑步时,健全的身体与健康的心理之间似乎只有一步之遥,肌肉的力量自然被转化为美德。应对痛苦和疲劳的能力让我控制了罪恶和焦虑:正常运转的身体与健康的精神和心理似乎是相辅相成的;最稳定的生理状态应该与心理状态保持同步。我认为,体能回馈给我的不仅是身体,同样也是精神。我们在路上跑着,在痛苦中享受着宁静,充实和喜悦。

而到80圈的时候,我遍历了开始的兴奋,中途的愉悦,到最后的无助甚至咒骂。那个时候,我能想到最多的就是,这次跑完,再也不跑了,觉得做什么都比此刻要好,甚至是去死(后来才知道这就是马拉松中的“撞墙”)。然而你能做的却只是重复着迈出左右脚,坚持着。当你最后坚持下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又一次突破了极限,而这份满足与喜悦,我无法从做别的事情中体会得到。当你跑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长,跑起来越来越轻松的时候,你会发现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件最简单,最快乐的事的话,那这件事情只能是跑步。只有你在跑步时,你可以完全掌控它,而不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自在,放松,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

终于在实验遇到瓶颈,而跑步伤病频发导致训练状态不佳的时候,我带着紧张与激动,焦虑与不安,迎来了人生中的首个马拉松——杨凌马拉松,2015年4月26日。

期间的经历,现在依然历历在目。首先由于我毫无比赛经验,而且过分谨慎,赛前早饭几乎没吃,半程过后,饿的像乞丐般“沿路乞讨”,而当一位跑友把他仅剩的半包巧克力豆分我一半时,那种久违的感动,更让我体会到了人性的美与善,而这份感动要比电影来的更直接,也更刻骨铭心。其次是20公里处的大腿抽筋,更将马拉松的煎熬与痛苦提前了近乎一个小时,甚至放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当时的自己而言)。终于在35公里的地方,实在疼痛难忍,我被强制扶上了救护车。然而当时,就觉得特别委屈,为了这样的一个目标,自己曾经付出了多少汗水和泪水,而如今就要以这样的方式离开赛道,不甘心,更不愿意,于是我近乎逃脱般挣扎着跳下救护车,忍痛跑起来,眼泪夺眶而出,直至放声大哭…最终还是坚持到了终点。而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自己几乎已经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再次被搀扶到轮椅上,一边喝生理盐水,一边吸氧气,而一旁的小蒲几乎吓坏了,大声喊着我的名字,而我自己心里却乐开了花。

现在想想,整个杨凌马拉松依然如噩梦一般,然而我还是收获了经验,感动,坚持,更收获了一份成长。我之前一直以为,坚持就是永不动摇,但杨凌马拉松之后才明白,坚持是犹豫着,退缩着,心猿意马着,但还在继续往前跑。

一个月后的兰马,由于我各方面准备的都比较充分,再加上是主场作战,而且对自己的水平,体能,训练状态各方面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跑的轻松了许多。兰马当天跑得云淡风轻,很舒服,也很惬意,一路跟着兔子大哥跑,边跑,边聊天。尽管最终没能实现430的目标,至少在马拉松的赛道上又跑完了一个42.195公里的里程,又一个终点,也是新的起点。这次马拉松也让我明白了,我们在跑步的时候面对的只有我们自己,即使在跑马拉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超越的,克制的,战胜的,屈服的也始终只有我们自己。我们只有放下时间(无论是500, 400,还是330,300,),放下距离,放下自己,才可能有直面自己的机会,才有突破自我的可能。

在未来跑步的路上,我们也需要不断反省自己,马拉松不是终点,而应该是生活的起点。它是我们生命长河中的一条支流,能帮助我们走的从容,充实,快乐。马拉松的成绩固然重要,也不该是我们唯一追求的目标,重要的是,我们在坚持长跑后,身体(也包括心理)是否变的更健康,生活是否更快乐了一些,体会到了更多的幸福。我们是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挑战自己,超越自我吗?我们有没有认真对待平时的训练,在真正比赛的时候是否做到了全力以赴,不留遗憾?奖牌只是一个纪念,一份留念,参与的乐趣与体验,分享的喜悦和快乐更值得我们去珍惜。

以后的岁月里,我会一直跑下去,跑在路上,路在心里。也曾多次自问:我们为什么要跑步?也许真正的答案,一直都在路上,只要我们去追寻,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对很多人而言,跑步只是一种健身方式,对我自己而言,跑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人生的一种信仰。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我们用双脚与广阔的大地较量,也用坚毅的内心与琐碎的生活抗争。我们乐观积极,以终为始,相信天道酬勤。我们斗志昂扬,坚持到底,必然不留遗憾。

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或想要做到的事都必须用一种更合理的方式获得。我们必须为了自己的目标付出极大的代价,还要投入巨大的心力,才能突破自我,并最终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或者做成我们想要做到的事情。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马拉松是也。


读书未完成

我们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拥抱理性,积极思考,有情有趣的人。

在兰大的这几年,我除了在实验室做科研,其余时间付出最多的就是电影和阅读了。读书多数时间都是在晚上十一点以后到一点左右。我是由电影慢慢过度到阅读的,开始时对电影着迷,看电影的时间多一些。后来电影看多了,思考也多了,才明白了,如果是解决自己一直以来的一些困惑,阅读比电影更有效,更有针对性。于是逐渐看书的时间多起来,不过电影也没少看,只是不好的电影不看了。

认真读书三五载,我的体会首先是:你不读书的时候,你不知道你知道什么,你更不知道你不知道什么。当你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读的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可能暂时还是不知道在这过程中你究竟收获了什么。尽管你从书中的懂得了好多道理,然而,然而这些道理只有你自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或者有了类似的体验)后才能真正懂得。

读书多了,你也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读的越多,反而发现自己懂的越少。这个也正常,因为你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涉猎的主题也会越来越广。你在读的过程中会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顺着这些问题,不断读下去,就达到了“读的越多越无知”的境界了。然后就觉得自己什么也不知道了,别人问什么也不知道,也不敢随意开口评论别人或者事情了。

我刚开始读哲学类书籍的时候,形成了这样一个偏见:这个世界上是存在一个真理的,也是唯一的一个,它包含这个世界上已知和未知的所有道理,观念,经验等,而我只要找到了这个真理,也就拥有了真正的智慧。现在回过头再看,这种想法十分荒谬,也很可笑。我那个时候想问题,看问题也都是一维的,一元的,单向的,后来看多了,才发现那时候的自己连无知都算不上,简直就是愚蠢。

我刚开始读哲学类书籍的时候,形成了这样一个偏见:这个世界上是存在一个真理的,也是唯一的一个,它包含这个世界上已知和未知的所有道理,观念,经验等,而我只要找到了这个真理,也就拥有了真正的智慧。现在回过头再看,这种想法十分荒谬,也很可笑。我那个时候想问题,看问题也都是一维的,一元的,单向的,后来看多了,才发现那时候的自己连无知都算不上,简直就是愚蠢。

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读书呢?或者说我们该读什么样的书?这两个问题,我开始读书的时候也很纠结的。其实,无论什么样的态度,选择都无可厚非,只要你是真的喜欢读书这件事,并乐在其中,不做违法的事情,读什么书,怎么读都是可以的。有一段时间,学校的助学金没发下来,手头拮据,周末和好友出去吃个烤肉都要再三盘算。那几个月,我只去学校外面吃过一次饭,平时都在食堂吃,而且只在食堂一楼吃,饭菜便宜。省下的钱都用来买书了。我几乎不从图书馆借书读,因为之前借的书都没读过,反倒是自己花钱买的都读完了。我们对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然格外看重,看书,买书,挑书也一样。所以,前提是你喜欢读书,至于读什么书,文学,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哲学,经济,历史,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都可以,你可以通过阅读继续学习感兴趣的东西,也可以享受它给你带来的深夜的平静以及思考的乐趣,学到新知识的充实感,甚至作为和别人聊天时的谈资。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真正的喜欢它,一直在读,每天都在读,不离不弃,你们彼此驯化,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从中受益匪浅,如果时间足够长,读书足以改变你的命运。

不是喜欢读书就一定是文艺青年或者书呆子。读书也不一定就是为了考试,非得学习知识,解决问题,也可以是一种交流,一种体验。想文艺的时候,读散文,看小说。当需要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进行主题阅读,去学习知识,去解决问题。而闲暇之余,我们也可以坐在家中的藤椅上,捧起一本小说,读的津津有味,或者深夜暗黄色的桌灯前,品味散文的芬芳。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和喜好,在这些功能之间建立一种动态平衡。这个时候读书内化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观念中,思维方式中。当别人在遇到问题而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已经条件反射般的找来相关的书籍看的不亦乐乎了。

读书不一定非得做笔记,不过如果你想认真读,一直读下去,我建议你认真考虑做读书笔记这件事情。我自己的读书笔记做的很差。如果在书上做记号,画线,书旁边写写画画也勉强能算作读书笔记的话,也算零星有些思考,感悟。这三五年下来,也读了一两百本书,不过从来也没整理过了。说到底,还是读书的习惯不好。这点也是今后努力改进的地方了。

最后,如果非要说读书,读这么多书到底有什么收获的话,我觉得它让我重新学会了学习和思考,是主动的学习和思考。不仅以读书的方式,我在科研,电影,跑步…中也学会了思考,乐在其中,享受着这份探索,当然也更知道了自己的无知。

(部分)一句话书摘/书评

  • 静,是生命的完满;水,是生命的本源;流,是生命的体现;深,是生命的蕴藉。   散文集《静水流深》[赵万里]
  •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母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散文《目送》[龙应台]
  • 有时间的时候,一定得锻炼,健康的身体总是好的。生活并不因为谁的虔诚就给谁特别的优惠,但,无论什么时候,越努力,越幸运。坚持在于,只有你继续走,总会有路。教育应该关注的不只是人的社会价值,更应该注重人的内心的精神世界。你的纠结,你的苦闷,你的痛苦,你的无助,你的迷茫,你的疑惑,就是你人生的路。痛苦既然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那么救赎对于每一个人就都是必要的。宗教为彰显其神圣却流于形式,反倒成了一种束缚。而无论修行或者皈依终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在路上的形态,一种行走的姿态。自从我放弃了寻找,我就学会了寻找;自从我学会了寻找,我就已经找到了。   散文《病隙碎笔》[史铁生]
  • 一个人,当他能把自身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因素包容,并与自身内在的(灵魂)状态融为一体,达到和谐。那么,他的内心也就平静了。而其实这些不安静,当你融入其中时,也变成安静了。我们总是逃避自我面对世间的一切苦难,并寻找真理,答案,从而想找到一个所谓的“权威”来指引,甚至直接告诉我们答案。然而,真正的答案只有我们经历了并领悟了方能掌握,于是,我们又开始“怀疑”了。原来,我们一直所谓的理想和信仰,是我们逃避当下生活(困难)的借口。 《生命之书》[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 我将致力于接受无法改变的,改变可以且应该改变的,并且找到区别这两者的智慧!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英]朱利安·巴吉尼,[英]安东尼娅·麦卡洛
  • 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其实与学历无关。 《富兰克林传》[美]沃尔特·艾萨克森
  • 原来,这个世界我一点都不懂。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高铭]
  • 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拆掉思维里的墙》[古典]
  • 人的一生有很多的路要走。而且绝大部分的路需要我们自己用双脚去走,然而,还有更多的路却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心去走,去体会,去感悟。有时候,甚至是去救赎(自我)一步一步走着去实现自我的救赎。 《一个人的朝圣》[英]蕾秋·乔伊斯
  • 朋友不止于其他人,也可以是自己,更不止于时间,空间。做自己的朋友,做时间的朋友,不负自己,不负光阴,不负此生命。 《时间的朋友》 [李笑来]
  • 成绩也好,名次也好,外观也好,别人如何评价也好,都不过次要的问题。对于我这样的跑者,第一重要的是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应当尽的力我都尽了,应当忍耐的我都忍耐了。从那些失败和喜悦之中,具体地——如何琐细都没关系——不断汲取教训。并且投入时间投入年月,逐一地累积这样的比赛,最终到达一个自己完全接受的境界,抑或无限接近的所在。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日]村上春树
  • 任何一场马拉松赛的终点都可能是一种情感上的体验。一路上,选手一直在接受挑战,他正视痛苦,并战胜它。他得到了真正的解脱和释放,严峻的考验过后,选手和观众都意识到某种特殊的改变发生了。如果马拉松赛是衡量一个人,那么它应该与这个人的成长周期保持一致。但成熟是一个坎坷且令人失望的过程,甚至几年之内都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你成熟了。 《跑步圣经》[美] 乔治·希恩.
  • 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美] 史蒂芬·柯维
  • 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我们的回答不是说与想,而是采取正确的行动。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收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 《活出生命的意义》[美] 维克多·弗兰克尔

电影未完成

当你坚持每天都看电影时,有时候会感觉电影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平庸过。它比任何时候都更怯懦,更加精心打造得只为迎合最低层次的品味,而非教育引导他们。——罗杰·伊伯特

我看电影的时间,至少有20年了。小时候看露天电影,中学时大从CCTV6上李连杰,看周润发,上大学时去网吧看好莱坞大片。而我真正开始看那些经典的电影,也是这几年开始的,尤其是到了兰大后。而研二之后,对电影的兴趣也才真正的浓了起来,并开始有意识,有选择性的看自己喜欢的有深度的电影,而不是大家看什么,自己也跟着看什么。这个时候,也开始去学习,去特意看电影方面的书籍。比如《看电影的艺术》《电影批评》《电影品格》以及一些影评集等。

到现在我也分不清,是曾经那些困顿,苦闷,痛苦,无助的日子,让自己选择了电影,并从电影中感受到了坚强,寻找到了力量,获得了慰藉,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还是电影治愈了曾经那个封闭,自卑,麻木,堕落,悲观,消极,绝望的自己,让自己一直坚持生活到了现在。

三丁目在其影评集《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中写道:

即使生活很多时候让我感到绝望,电影里的很多故事让我感到更绝望,但是有时候在别人的故事里哭过,笑过,死过又活过来,却总是让我再次鼓足勇气从黑暗中走出来,再往前走一走,继续地去试着活一下。顾城说:“这就是生命的愿望和生活的绝望。它们是无关的,无论生活多么绝望,也无损生命的愿望;愿望永在,超越一切苦难之上。所以我觉得,艺术重要的不在于述说生活的黑暗,而在于述说生命的美丽。”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魅力即在于此。

一个人要如何看待死亡和疾病,看待生命,看待生活,如何去应对痛苦,忍受孤独,看待性与爱,看待女人和男人,这些都是我从看电影中的收获。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200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没有之一,至少目前没有。这部影片整体表现出来的悲凉气质不但使影片中的死亡显得安详,更增添了一份无奈感与宿命感。每次观看总能为这种平静所震撼,在心灵上留下深刻而久远的印象。

死亡是一个承载生命的平台,因为死亡阴影的笼罩,生命才显得更加真实和美好。电影中,所有的死亡都是平静的,东方佛教思想影响下的死亡观念,为整部电影注入了一种平稳安详和淡薄宁静的气息。死亡不过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形式,是轮回的一部分,入殓师帮助这些踏上另一条生命之路的旅者们打点行装,安心上路,然后接受家人的挥泪告别,将本是伤心恐惧的场景,变得温情而美好。我们通过细细咀嚼死亡的滋味,才更加了解生命的意义,才拨去了那些浮华的东西,看到本真的生命状态。

死亡的基石之上,是生活的千姿百态。有亲情家庭,有爱情婚姻,有事业梦想,也有更多普普通通的零碎生活。电影将死亡编织到小林的整个生命成长和生活细节之中。用无数过客和小林的内心两个世界,映照出一个死亡的仪式,以此成为一个课堂,让观众在死亡面前领悟到生的意义。

不曾让你遗忘的不应只有光明,黑暗作为光明的对立面,永远存在。电影里的阴影因为真实而吸引人,心碎之后,我们在画面外追寻着所谓的真实,然后审视周围。

《梦之安魂曲》是一部看过后却觉得说不出东西的片子,尤其是强迫着你说些什么东西——知它有千般好,但是无处予说。压抑、消沉、绝望、伤感、无奈……都可以是它的注脚。当你逃避现实,放纵欲望,对一种东西上瘾,而这种瘾席卷了你全部的感知能力和行动能力时,这就是一种深刻的病态,而如此病态的身心,是没能力承载梦想的,更没能力许诺甚至创造未来。

我为什么这样做?我可以提供上万个答案,可是全部是错误的。事实上我本来就是一个坏人,但是我会改变,我正在改变。这是我最后一次做这种事情。我已经洗心革面,继续前进,一直向前,选择生活。我已经在期盼那样的生活了。

我将像你一样:工作,家庭,他妈的大电视机,洗衣机,汽车,镭射音响,电动开罐器,保养自己的身体、低胆固醇,牙医保险, 抵押贷款,低价住房,休闲装,旅行包,三件套,DIY,体育节目,垃圾食品,子女,在公园散步,朝九晚五,打高尔夫,洗车,选择毛衣,家庭圣诞,养老金,免税,清理下水道,过日子,一直向前,直到上西天的那一天。

正如电影《猜火车》中的这段台词,我们每个人面对生活,工作,现实社会,都会做出妥协。但我们还是应该以妥协的姿态,笨拙地坚持着该坚持的生活!

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所以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与教皇相交莫逆,耽于性爱,你对他很清楚吧?但你连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也不知道吧?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肯定未见过吧?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数家珍,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没法说出在女人身旁醒来时,那份内心真正的喜悦。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朗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只会吟风弄月,但你未试过全情投入真心倾倒,四目交投时彼此了解对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献给你,把你从地狱深渊拯救出来,对她百般关怀的感受你也从未试过,你从未试过对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厮守,明知她患了绝症也再所不惜,你从未尝试过痛失挚爱的感受……《心灵捕手》

我想这段话会让我们每一个年少轻狂的青年感到害怕吧?至少于我,这段话实在是太过锋锐了,仿佛我的整个过往都被穿透,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惜自己生活的肤浅。亦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到:

Experience without learning is better than learning without excperience(有经验而无学问胜于有学问而无经验)。

《活着》中岁月的磨难教给了他们如何去承受痛苦,却从未教给他们如何去珍惜和感知幸福。我们甚至会爱上这样的自己,因为痛苦的深沉和伟大相比起来,幸福是如此的浅薄和不值一提。人们可以展示痛苦,但是过于幸福有时候却更像是一种罪过。

对于贾樟柯,从他的《小武》开始我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他的电影,也开始喜欢上了独立电影。后来我才发现我们居然是老乡。他的电影我也都看过,《小武》《站台》《天注定》这些都看过不止一遍。关于电影的影评是写不完的,但从贾樟柯,从中国的独立电影开始,我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至少还有一些导演在认真的拍电影,拍真正意义上的电影。

还有很多优秀,经典的电影,杨德昌的《一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侯孝贤的《悲情城市》、韩国的《熔炉》《杀人回忆》、日本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菊次郎的夏天》……每部电影都是一种不同的人生体验和对人性的考量,都值得我们去观看,去体会。

生活不像电影,生活比电影难多了。 《天堂电影院》

一部电影,从导演手中诞生后,它便再不独属于导演一个人了。它在属于导演的同时,更属于观看过这部电影的每一位观众。

《小王子》中,狐狸对小王子说:

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但是,如果你驯服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只有两个彼此完全驯化的连接才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这种连接也正是他们独特的价值的体现。连接可以是人与人的连接,也可以是人与物或者物与物之间连接。我们和电影的关系同样如此,只有当我们在大银幕前坦诚,接受故事里的主人公,我们才可能彼此驯化,才能使这种独特的连接赋予各我们自独特的意义与价值。无论电影之于我们观众,还是我们之于电影便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份独特是对观影者无价的馈赠。这便是电影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


生命未完成

写到这里,我们该如何去认识自己,这个困惑了自己五年的问题,总算有了点答案。

以前我一直苦苦追寻,希望能获得一个确切的答案,一句话,一篇总结的文章。然而这样的答案是不可描述,无法准确表达,甚至不存在的。答案是时间,是经历,答案在科研里,在书籍里,在光影中,在跑过的道路上,在做过的实验,反应,课题中,在阅读过的书籍和文献中,在看过的电影中,在跑过的操场中。它也是遇到问题,不断调整的往复循环,尽管道路曲折,幸运的是,它在缓慢上升。而如果非得有个结论的话,那我希望把它称作成长,不,成长这个词太轻,太温柔了,应该是蜕变,甚至是救赎。

无论是科研,跑步,读书,还是电影,它们带给我的不止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它们带给我更多的东西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或者说他们带给我的远远不止眼前自己能体会到的这些,更多的,更有力量的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某个时间点才能体现出来。不过,我很感谢它们,是它们重新定义了自己,塑造了自己。也希望我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负自己,不负科研,不负阅读,不负跑步,不负电影,不负人生。

我们工作(科研),读书,跑步,看电影皆是源于热爱生活之刚需,探索世界之本能,自我成长之必须。如若渴望,便尽力付出,不辞辛苦;如若满足,便收手驻足,一切由心自主。

最后我想用刻在英国西斯敏斯特大教堂一块墓碑上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谨以此文献给曾经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献给我的母校兰州大学,也献给这一路陪我走过,经历过的所有亲人,朋友,老师和同学们。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这个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

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呢,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2015-12 整理初稿 2016-03 初步成文 2016-04 修改字词 2017-03 修改字词 2018-01 大幅删减元话语,冗词,调整段落结构,优化组块

这是我的原创文章,如果觉得不错,可以打个赏~